今天偶然机会,刷到了网友的一篇报道,他展现了几十年前,农村“三提五统”的一张账单明细表。
这张表格保存完好,字迹清晰,时间显示为一九九八年,题头是农户全年承担费用及劳务,每一项内容的费用,都标注的明明白白。
经过网上考证,这就是几十年前的“三提五统费用账单”为了不侵权,没有下截原图,上图是选的平台供图。
所谓的“三提五统”是上世纪在农村的收费统称,三提包括三项提留,即公积金,公益金,管理费,五统包括教育费,优抚费,交通费,民兵训练费,计划生育费。
另外还有提留粮,义务工,积累工,国家税收,特产税,基本水费等等费用,总加起来多达几十项之多。在农村这些费用,一般统称提留款或者义务工等。
这些费用在农村,一缴就是几十年,虽然对国家的建设,和地方上的发展,起到了重大作用,但是某种程度上,也增加了农民的负担。
据网友文章介绍,这些费用的缴纳,直到2006年方才取消,这也源自各个地方上的不统一,到了后期,有些地方层层加码,致使费用只涨不降,不堪重负。
到后期,有些地方每个家庭要负担大几百,甚至以千论,加重了基层群众的经济负担,随着农业税的取消,提留款也一并停止了缴纳。
这些费用的缴纳,都是农民上缴的现金,并不是以物顶物,上世纪末,大几百元或者以千论的费用,是很了不起的,记得上世纪八、九十年代,时兴“万元户”一个家庭拥有一万元的存款,就相当了不起了。
作为没有什么大收入的村民来说,这个“三提五统”基金,是一笔不小的开支,节衣缩食,勒紧裤腰带才能够节省出来。
自分田单干之后,每年还要出义务工,完不成者,就得以现金相抵,这一块,也增加了不少负担。
据网友文章介绍,以上费用自生产队时就有,只不过是从集体款项中缴纳而已,那时的费用少,但是却十分持久,到停止缴纳的2006年,达几十年之多,这一块是农民的巨大贡献。
试想,在劳动日不足一元的情况下,物资又大多凭票供应,十分匮乏,现金是多么的珍贵,就不用介绍了吧。说是节衣缩食,一点也不为过。
如今一提到农民的贡献,就惹来许多非议,什么吃白食,什么不缴养老金,想好事等等,更有甚者,不知哪个专家发明了“农闹”一词。
这是要把农民伤心死的节奏,用血汗做出的贡献,竟然换来这样方式的回报,天地良心何在。这和恶意讨薪一词,如出一辙,形同姊妹篇。
工、农、商、学、兵,只是分工不同而已,没有什么贵贱之分,都在为建设国家而奋斗,人为地分贵贱,其意义何在。